当前位置: 主页>关于我们>七彩动态>
“双减”致K12学科教育企业难以生存?托育行业成新风口?
2021-09-16

“双减”新规落地,K12学科教育企业是不是气数已尽无力回天?企业将如何生存?#K12教育培训真的凉凉了吗#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提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并且《意见》明确五方面提出治理举措:

  1. 坚持从严审批机构

  2. 严禁资本化运作

  3. 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

  4. 严控学科类培训机构开班时间

  5. 学科类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还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结合行业解读

1.坚持从严审批机构

解读: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各地教育部门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K12),暂停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2.严查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资质

解读: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未通过审批的,取消原有备案登记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未经批准,任何机构不得以家教、教育咨询、文化传播等名义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培训业务。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或民非法人登记证)应在办学场所显著位置展示。校外培训机构必须经审批取得办学许可证后,登记取得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才能开展培训。

早在7月22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开展暑期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执法检查的通告》,要求没有取得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校外培训机构立即停止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培训,妥善处理好遗留问题。由此已在营状态的企业要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方能开展工作。

3.禁止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补课

解读: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4.严禁向学龄前儿童开展学科类培训

解读:各地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工作的同时,还要统筹做好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和普通高中学生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5月25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行为提示书》,内容包括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杜绝“小学化”倾向。

7月20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广州市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培训机构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对幼儿园儿童违规进行培训。

5.管控校外培训机构广告和打击虚假宣传

解读:坚决禁止为推销业务以虚构原价、虚假折扣、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行业垄断行为。

7月22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开展暑期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执法检查的通告》。明确广州市教育局、公安局等多部门自7月23日起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暑期联合执法检查,规范市场秩序、不正当竞争、合同违法、价格违法、虚假违法广告、不按要求公示各种信息等现象。

6.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

解读:强化培训收费监管。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充分考虑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点,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监管,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7月20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广州市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培训机构要严格落实明码标价规定,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并以本机构名义开具发票,不得以收款收据等“白条”替代消费凭证。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收取的培训费最长不超过3个月且最长不超过60个课时的。不得以折扣优惠、加赠课时等理由,超过3个月且60个课时打包、捆绑预收培训费。

7.课后服务

解读: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企业应如何自救?

 
1、现有的证照齐全的机构,调整学科培训时间,周末素质教育,寒暑假做研学产品或者户外拓展类产品。

2、整体转型素质类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结合国家未来培养人才的步伐,外语教育、职业技能、资格证培训等也是一个好出路。素质教育包含体育、艺术类、美育类也符合国家综合发展人才培养计划。

3、线上教育课进行知识付费传播。

4、K9阶段学科教培机构可拓展课后托管、专业家教等课后服务。
5、开设教育科技等方向课程,例如编程、人工智能等科技型课。
6、换赛道,做早教兴趣班、0-3岁婴幼托育、幼儿园等。

K12旧模式已成夕阳,教育行业下一个风口会在哪里?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提到,进一步改善托育服务基础设施、增强托育服务水平、发展和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继其后也陆续推出“三孩”落实指导工作等多个利好托育、早教行业的帮扶政策。从多项政策表明教育行业的新风口就在托育、早教板块。

 

要做到普惠托育的示范园,要提供满足0-6岁育儿家庭的婴幼儿照护、启蒙早教及喂养指导等精细化育儿服务,多场景解决“不敢生、不会养”及生育后的“工作兼顾、隔代育儿”等养育问题。

结合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特点,打造更精细化的育儿服务,开发手机端APP、O2O数字化平台,联动人才职业培训学校,打通线上线下全链条,形成“育、护”闭环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实现家园共育。

婴幼育儿成长中心+家庭互助式托育园两种模式双管齐下,对应服务不同需求的育儿家庭。真正实现国家鼓励的多场景、多样化托育服务,专业且多元化启蒙教育。

为中国新生代家庭提供一站式精细化、科学的育儿服务,欢迎您的加入!

七彩点点作为托育示范园受广东电视台新闻栏目采访报道